为加快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加大人才资源引进和开发的力度,以更开放的政策,更灵活的机制,创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吸引优秀人才来德创业,促进德清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德清县“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以及我县机关事业单位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需求情况,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加快“富裕德清、和谐德清”建设目标,着眼于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提升,着眼于干部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需要,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保障和支撑作用,抢抓机遇、主动出击,以开放的姿态、灵活的方式和优惠的政策,为我县机关事业单位引进一批高层次、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着力优化我县人才队伍结构,强势推进人才强县战略,切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储备、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总体目标
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连续用3年时间,采取“团队引进与个体引进相结合,集中引进与分散引进相结合”的方式,从著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内外大中型企业等,引进200名左右符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优秀本科毕业生(仅限于著名高等院校紧缺急需专业)、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高级技师任职资格的高层次、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到我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具体目标是:
(一)100名左右管理人才。重点引进50名左右熟悉国民经济、宏观经济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经济贸易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关法律法规,经济理论基础扎实,综合分析能力较强的经济管理人才;30名左右掌握商贸流通等现代服务业管理知识,熟悉旅游项目策划和管理、商务相关政策法规的专业人才;20名左右具有扎实的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或法学理论基础知识,有一定管理岗位或法律事务工作经验的行政管理人才。
(二)100名左右专业技术人才。重点引进60名左右城建、交通、水利、国土、环保等领域的工程类专业型人才;30名左右熟悉农林经济作物种植、水产养殖、动物防疫等领域的农业类专业型人才;10名左右业务知识水平较高,具有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执业资格的财务管理、统计类专业型人才。
另外,教育、卫生系统引进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由县教育局、卫生局根据本行业(系统)人才实际需求情况,制定本系统人才引进计划,报组织人事部门批准后单独组织实施。
三、引进对象条件和程序
(一)引进对象条件。
1、引进研究生学历的硕士、博士,对象为列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等院校;
2、引进我县紧缺急需专业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对象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5所著名高校;
3、其他符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属于紧缺急需的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
4、鼓励符合上述条件的德清籍高校毕业生和优秀人才回乡工作。
(二)引进程序。
1、统一编制人才需求目录和人才引进计划。组织人事部门根据各乡镇、各部门和事业单位人才引进需求和编制情况,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编制人才需求目录和人才引进计划。按照分步引进的原则,计划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7月引进各类人才50名左右, 2011年、2012年分别引进75名左右各类人才,用三年时间完成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00名的目标。
2、由组织人事部门会同相关用人单位统一组织实施。具体办法:(1)发布人才需求信息。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和宣传报道,公开发布人才引进需求信息。在德清人才网开设高层次人才引进专栏和平台,接受报名,并将县人才网与省人才网、杭州人才网进行链接,扩大信息发布渠道。(2)组团外出招聘。组织人事部门会同用人单位,及时组团外出专题招聘,将有计划有选择地赴北京、上海、南京等高校云集区、人才聚集区,举办专场招聘活动,开展现场洽谈。进高校专场招聘活动每年不少于4次,时间分别安排在每年的9至10月份和3至4月份。(3)委托招聘。对一时难以选拔又属紧缺急需的专业人才,可委托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人才中介组织、猎头公司进行招聘。
3、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根据《德清县人民政府关于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若干意见》(德政发[2007]63号)、《德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清县县属事业单位招聘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暂行办法的通知》(德政办发[2007]127号)以及《德清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暂行办法》(德人[2009]24号)等文件精神,采取考试考核或直接签约的办法实施。即对符合我县人才需求目录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或高级职称的高层次人才,主要采取面谈、考核的办法直接引进,对符合我县紧缺急需专业的著名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引进。
4、引进的各类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由组织人事部门统一安置到我县相应的事业单位工作。对一些满编或超编的事业单位,可按照“先进后减”的办法,逐步在自然减员中消化。
四、政策措施
(一)关于编制。凡符合条件引进的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按照“岗位需要、专业对口、双向选择、适度调控”的原则,由组织人事部门统一安置到县属或乡镇事业单位工作,并按规定程序办理事业单位聘用手续。
(二)关于工资福利和生活待遇。凡引进的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使用事业单位编制,工资待遇按照本人人事关系所在单位的性质(事业单位),根据人事部、财政部国人部发[2006]56号文件的规定执行,正常晋升工资按国家规定办理,各类津贴补贴享受本单位同类人员同等待遇。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福利待遇按县同类事业单位执行。继续按照德政办发[2007]127号文件的有关规定,根据被录用人员的学历层次,对博士学位研究生、硕士学位研究生和学士学位本科毕业生分别给予10万、5万、3万元的一次性专项补贴,分五年发放到位。同时,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建立德清县引进人才健康服务绿卡制度。每两年由组织人事部门统一组织一次健康检查;定点医院体检中心提供方便快捷门诊就医服务;24小时专家健康咨询团免费健康咨询服务,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定期跟踪、回访。
(三)关于职称评审。凡引进的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从事专业技术岗位的,本科生一年后初定为助理级,硕士生三年后初定为中级,博士生直接定为中级。符合“低职高聘”条件的,优先予以“高聘”;符合晋升上一级职称条件的,优先推荐。
(四)关于住房保障。凡引进的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由组织人事部门按照规定统一安排到人才公寓入住,并可优先享受住房公积金贷款相关优惠政策。
(五)关于家属子女就业就学。凡引进的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随调家属由人事劳动保障部门会同引进单位积极协助推荐就业,配偶暂无工作的,其人事档案关系免费挂靠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费用从县人才专项资金中统一列支。其随迁父母、配偶、子女,准予在县内任何地点入户,其未成年子女转入本县中小学或幼儿园,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入学(园),收费按本县同类学校学生标准执行。
(六)关于人才培养和发展。凡引进的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可参加本县“千里马奖”、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和各类先进的评选。同时,优先推荐申报各级“突贡人员”、 浙江省“151人才工程”、湖州市“1112人才工程”培养人选;优先推荐、选派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本科毕业生可优先选派或推荐参加MBA、MPA等学习深造;按有关程序优先推荐列入县管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
(七)关于留学人员的引进。引进的留学人员来本县参加工作后的工龄,可与本人出国前工龄和在国外攻读硕博士学位年限等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若其本人在国外攻读硕博士前未参加工作的,其攻读硕博士学位的年限可视作工龄,与来我县工作时间合并为连续工龄,可作为工资认定和晋级的依据。
凡涉及与本方案同性质、同类型或省市相关优惠政策的,就高执行,不重复享受。
五、组织领导
(一)组建专门工作机构。成立德清县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引进计划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在县委组织部(县人才办)设立引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负责引进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的具体实施,指导和协调各乡镇和各部门的人才引进工作。
(二)明确工作职责。领导小组负责审定人才引进目录和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和落实特殊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引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办公室综合有关乡镇、部门的意见,汇总形成人才引进目录和年度工作计划,报领导小组审定后发布执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涉及人才引进工作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做好落实特殊政策、建设人才信息库、实施跟踪计划、提供服务等工作。用人单位负责提出人才需求、推荐拟引进人选、建设工作平台、安排岗位职务、落实配套政策等具体工作。
(三)狠抓工作落实。各乡镇、各部门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引进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结合实际抓好落实,尤其要在具体工作中给予大力支持,保证其作用的发挥。县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安置。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我县引进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和良好环境,广泛宣传高层次人才来德创新创业的突出业绩,不断激发高层次人才来德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为推进“富裕德清、和谐德清”建设作出贡献。
附件:1、德清县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德清县引进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目录
======================================================================
德清县人事局联系人:沈法根 杨芳
联系电话:0572—8075355 传 真:0572—8066505
电子邮箱:zjdqrs@163.com
德清人才网:http://www.zjdqrc.com
======================================================================
附件1:
德清县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潘华明
副组长:吕海清(人事局) 曹根荣(组织部)
成 员:杨永林(财政局) 李 华(贸粮局)
朱长海(外经贸局) 张芳根(发改委)
汪孔祥(人事局) 佘 琳(人事局)
史育峰(组织部)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组织部(人才办),由曹根荣兼任办公室主任。